文化艺术

乡人待客

来源:未知 阅读: 2023-11-09 07:30 我要评论



回老家时,同乡晚辈来请我父亲去赴宴,这已经是第二次来催了:“大爹爹,酒席快上了,人也快到齐了。”在乡下,吃酒席有“三催四接”的传统,尤其是长辈,一般要等到人员基本到齐再去,不然,哪有长辈坐等晚辈们的道理呢?来人照旧会递上一支烟,父亲连连摆手:“不用,不用,我去换件衣裳就来,不用再催了。”“那您老就来,都在等您啊。”晚辈走了,父亲告诉我是去喝喜酒:“小伢子结婚哩。”

我住城里很多年了,对乡人的待客之道却依然记忆于心。记得我上师范那年暑假,家里来了远房亲戚“送情”。由于路远,来的时候接近正午了。乡下有传统,对远道而来的客人来,一定要杀鸡。可是鸡一大早就放出去“打野食”了,于是,母亲从稻柜里舀出几瓢金灿灿的稻谷,一边唤鸡,一边捕捉。哪知道大公鸡像得了警报似的,非常警惕,吃饱肚子后,扬长而去。气得母亲拿出鸡笼子罩它,还用竹筢扑打。这动静实在太大了,真正是鸡飞狗跳,连猪圈里的猪也惶惶然乱蹿。逮了半个时辰,我们还是没有抓到大公鸡。客人一再要求“不用杀鸡”,可是看到主人这般真心和麻烦,于是也加入到捉鸡的队伍,终于合力擒拿住了。若干年后,母亲谈起这桩美事,总会开心地大笑。

乡下还有留客的旧俗,逢年过节走亲戚时,总要将客人多留些时间。原来不歇夜的,留着留着,就歇了一宿再回去。原计划歇一宿的,喝多了酒后,就再歇一宿。天气如果好,乡人就说:“明天大晴天,我带你到周边转转。”如果碰上第二天有雨,就说:“你看,是老天留您多住几天。”有一年,我家来了位长辈客人,一住就是一周,我有些抱怨,母亲则说:“你不懂,这老长辈八十岁了,恋老家呢!家乡没有什么亲人,她来一趟不容易,以后可能来不了了。”

乡人送客动静也大,一般是吃过早饭,趁清早赶车赶船。临时走,乡人总要备上山芋粉、芝麻、粉丝、米面等土特产,全部手工制作,口味地道。客人一再推辞,主人则一再坚持。送客都会送出很远,出村口是少不了的。有时直接送到马路边,陪客人等客车。直到客人上车走远了,还不停地挥手邀请:“下回再来啊,再来!”

作者简介:何愿斌,安徽省铜陵市作协理事,安徽省散文随笔学会会员。作品刊发《奔流》《散文诗世界》《三角洲》《中国电视报》《人民代表报》《团结报》《中国应急管理报》《国防时报》《民族时报》《湖北日报》《内蒙古晚报》《海南日报》《安徽商报》《广州日报》《兰州日报》《海口日报》《现代快报》《山西晚报》《扬子晚报》《楚天都市报》《山东工人报》《甘肃工人报》等。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