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

一本好书,温暖这个冬季 —— 悦读《觅画西藏》之感

来源:玉扣子 (斯洛伐克) 阅读: 2019-03-17 14:30 我要评论



不知道有多久没有完整的读完一本书了。在这个“时间碎片化”的时代,人人都在手机上“刷屏”,虽然我的床头常年放着几本“备读”的书,但一伸手抓到的依然是书上放着的手机。

2018年盛夏时节,一个关于西藏、关于秦腔、关于一个花季少女的西藏生活和工作经历的故事,在我所在的群里流传开来,这是好友潘启元——一位居住在美国华盛顿的农业学博士所写的《觅画西藏》。这本书所叙述的是主人公卢少琴的真实经历。

“一位美丽的藏族少女光着脚站在草原上,大草原一望无际,就像是她的地毯,上面点缀着雪白的羊儿,天空碧蓝碧蓝的……”正是当年13岁的少女卢少琴在一本杂志上看到的这幅画,心生了对西藏的向往,毅然决然的加入了西藏秦剧团,真的去了西藏,这一去就是十五年。卢少琴因为这幅画去了西藏,作者以此为引子写就了《觅画西藏》这本书,主人公卢少琴到底是否觅到了她心中的景色?从1956年到1970 年间又有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发生在西藏这片神秘的土地呢?

出于对这个故事的好奇,更多的是想看看作为一名农业科学家的作者是用怎样的写作手法来讲述这个故事的,我开始“寻觅”这本书。身处欧洲小地方的我,要在第一时间买到这本书还真不容易。直到深秋季节,才从国内辗转带来了这本书,先浏览了主人公卢少琴的序和作者的前言,然后把它放在床头的“书摞”上,决定开始往下读。

凌晨五点,拧亮床头的蓝光灯,一章一回的往下看。原本对历史不感兴趣的我,想着这本由文史出版社出的书会不会很枯燥?但从真实历史中提炼出来的一幕幕故事情节,却牢牢地抓住了我的眼球:除了主人公卢少琴鲜明的性格特点,如一道温煦的阳光,一直在每个页面上闪亮;范明、慕生忠、李晓俊、马顺池、王双群……这些人物的动作、话语、穿着都开始在我的脑海里产生了“影像”,还有对卢少琴痴情又宽容的雷根善(与卢少琴幸福相伴、白头到老的丈夫);甚至像达赖、班禅、帕巴拉这些原本“抽象”的人物也变得具体起来,尤其是对于年轻的班禅和帕巴拉的描写:“班禅和帕巴拉常常来找秦剧团的男生们玩耍,学翻跟头,舞刀抡剑……”还有班禅在日客则为秦剧团的演员们居然准备了正宗的陕西臊子面!看了臊子面这段,又勾起多少对家乡的思念,我便在当天做了陕西臊子面摆上了自家餐桌。过了两天,看到一篇刋登在大华府媒体上的《觅画西藏》的书评,作者直接把“臊子面”放在了题目中,看来不同的地方,一样的乡愁。班禅和帕巴拉两位是我青少年记忆中“神一般存在”的人物,新闻镜头里的“形象”已经固定于脑海中的。在这本书中,仿佛时光倒流,她们、他们,正在用自己的青春给那个灰蒙蒙的时代画出一笔又一笔的亮色。

初冬的街道,空旷又寂寥,从家到工作地,开车二十分钟。车窗外是重复了二十多年的异乡景致。我把车载收音机的音量关闭,脑海里开始反复出现秦腔的韵律。对于秦腔,小时候在甘肃农村的大戏台上常常看到这种西北特有的地方戏,也灌进耳朵里了几个秦腔调子,之后在城市生活的二十年,在国外生活的二十年,与秦腔没有半点儿接触,也自觉地把自己划入“戏盲”的行列。自打被好友拉入微信群“华府秦腔生活”,便被群主潘启元先生对秦腔的痴迷所感染,群里经常举办的以秦腔为主题的聚会、大家所发的秦腔演唱视频,也让我“被熏陶”着。看到远离故土的一众秦腔爱好者,在美国能把家乡的传统文化艺术搞得风生水起,打心眼里佩服。在读《觅画西藏》的几个星期中,《打镇台》、《梁秋燕》、《软玉屏》、《劈山救母》、《三滴血》等等书中出现的秦腔剧目常常轮番在我脑海里上演,卢少琴在书中的戏妆照也“活”了起来:长衫飘逸,水袖翻飞、清眸流盼、软玉温香。甚至画面接上了小时候听过和看过的秦腔,那如泣如诉的曲调又换起了我无尽的思乡情绪。就像书中一个片段:运送物资的车辆,在没有网络、没有收音机、没有录音带的年代,行驶在漫长而苍茫的青藏线上,司机师傅就在驾驶室里自己吼一段秦腔来排解长途的单调无趣,而这秦腔唱段都是从观看卢少琴他们的演出而学会的。这就是我在读这本书期间上班途中的真实写照。

从1956年到1970年,在一幕幕或让人捧腹,或令人动容;或激动人心,或催人泪下、或惊险艰辛的真实故事里,西藏的历史、青藏公路的历史、格尔木的历史、住藏部队的历史、陆军十一师的历史、西藏秦剧团的历史……就这样在我的眼前铺展开来;战火硝烟与风花雪月兼容,轻歌曼舞和文争武斗并叙。我想如果今后有机会去西藏旅游,除了去看那蓝天碧水的纯净、布达拉宫的金色辉煌,更多的是想去古老的小街巷中寻觅西藏秦剧团生活过的痕迹;也去格尔木看一看“将军楼”,看一看那盘”拴熊石“是否还在……也许秦剧团当年住过的房子已经不见,也许秦剧团当年演出的剧场已经不见,也许当年和卢少琴一起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已经不见,但这本书用文字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让天南地北的人关注到了西藏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也让很多人开始留意秦腔这门传统的艺术。如果没有潘启元先生写这本书,这段有着独特地域和时代色彩的历史将被恢弘而急速向前的时间的洪流所掩蔽。我想这便是这本书的意义之所在。

这本书虽然是一部”史书“,作者在尊重历史的同时,没忘了把书写的生动有趣,让人顺着故事的时间轴,将整书读完。作者也的确做到了自己写作这本书时给自己定的目标:一要真实,二要精彩,至于第三条(要让全体国人都成为本书的潜在读者),对于这条目标的实现,我希望自己能助推一把力!

在本书的结尾部分,我欣喜地看到中国西北的文化符号秦腔艺术,已经被本书的作者潘启元和一众西北同乡们“捧上”了美国华盛顿的”大雅之堂“:2010年6月12日,由本书主人公卢少琴导演的传统剧目《柜中缘》,在蒙哥利马学院表演艺术中心举办的“中华风情”中国民族音乐会上亮相,场面十分热烈。

窗外已是寒意深深,46万字,424个页面,已经全部从我眼前翻飞而过,轻轻合上这本书,心绪还久久沉浸其中,卢少琴的青春火热而精彩,她和她的同行者们,给西藏、给历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潘启元的文笔扎实又激情满满,给当今情绪低迷的读书和写作爱好者打了一剂“强心针”,这真的是可以温暖这个冬季的一本好书。而且这本书画面感十足,希望能有被搬上银屏的机会。

向作者潘启元致敬!

祝卢少琴老师幸福安康!
(写于2018,11,17。此文最初发表在2019年2月21日《欧洲时报》“欧华文学”副刊)

[作者简介] 玉扣子,本名刘东,1966年生于中国甘肃。一九九零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曾在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做病理医生。一九九六年出国到斯洛伐克,从事服装零售至今。欧中汉学会会员,斯洛伐克华侨华人妇女联合会副会长。业余时间喜欢读书、写作、诵读、厨艺、旅游,喜欢听音乐会、看展览、看剧。兼职小学汉语教师。主要作品《我住在鼴鼠的故乡》。




玉扣子近影,摄于《我住在鼹鼠的故乡》新书发布会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爱是寒冬最温暖的被窝

    爱是寒冬最温暖的被窝

    2023-11-26 01:12

  • 温暖的瓦上霜

    温暖的瓦上霜

    2023-11-15 05:19

  • 告别愚蠢的“读好书”!

    告别愚蠢的“读好书”!

    2020-02-27 05:36

  • 米其林指南美国第一本全州指南 《米其林指南加州 2019》首版出炉

    米其林指南美国第一本全州指南 《米其林指南加州 2019》首版出炉

    2019-06-29 19:39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