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

安倍晋三街头遇刺身亡,政坛地震即将开启

来源:美华商报讯 阅读: 2022-07-15 01:03 我要评论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在奈良进行街头演讲时,突然遭遇枪击,最终不治身亡。多家日媒表示,开枪者山上徹也发动袭击的动机,是对安倍个人的不满,而不是对安倍政治措施的反对。日本作为枪支管理极其严格的国家,每年枪击案死者不超过10人。因此安倍被枪击身亡,让日本上下非常惊讶。分析人士表示,虽然安倍遇刺的真相还需要调查,但从这一事件可以看出,日本社会已经出现“撕裂”的迹象。

事实上,从日本历史看,该国一直存在政治暗杀的情况,一共有8名首相遭遇刺杀,包括安倍的外祖父岸信介。重要政治人物遇刺,就是日本社会撕裂的标志事件。在日本幕府末期,由于国家体制改革、对外政策变动等问题,引发撕裂情况,最终出现“樱田门外之变”这样的政治刺杀事件。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迅速走上对外扩张道路,结果在国家政策等问题上,内阁和军方、军队内部发生严重分歧,最终引发一系列刺杀事件。




就在安倍死后两天,日本参议院选举开始。分析人士认为,由于安倍遇刺身亡,使得日本民众对国家政治高度重视,因此投票率将显著提升。原本获胜概率很高的自民党,将巩固胜果。作为日本二战后任期最长的首相,安倍晋三必然会被写入日本历史。已经有专家表示,安倍遇刺身亡是“日本二战后最大政治事件”。从外交角度来看,安倍在亚太问题上的某些具体想法,尤其是对中国的政策,经常会发生反复,这对中国来说具有危险性。

安倍第一次担任日本首相时,中日关系已经降至冰点,因此他想要进行“解冻”。但在这个时期,安倍已经显露出想要成为“右翼共主”的意图。在这个过程中,安倍对中国的政策,表现出所谓“实用主义”和“投机主义”的倾向。卸任后,安倍多次对中国发表不当言论,对中国内部事务指手画脚。

安倍通过内阁人事局,掌控了官僚的任命和提拔。从那以后,日本官僚就失去了以往的专业性和独立性,成为了政客们的“工具”,“揣测上意”的风潮也越来越大。安倍在世时的数起“弊案”,如森友学园丑闻、赏樱会丑闻等,其实都与“揣测上意”有关。安倍的措施,没有引导日本民众构成符合事实的国家、历史认知,也没有解决日本社会的缺陷,更无力应对美国对日本的操控。此外,安倍有多起“弊案”存疑,还有任人唯亲的现象。因此,无论是日本政界,还是民众,对安倍持不满情绪的大有人在。安倍的争议,也是日本社会撕裂的体现。

安倍晋三的突然遇刺,标志着他个人政治生涯的结束,但他留给日本的许多政治遗产,尤其是外交和安全理念,已经在相关的国家政策,乃至战略框架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并将在今后一段时期,对日本的国内和国际政策产生重大影响。此前,自民党领导人一直在日本各地为候选人站台,而安倍被刺杀之后,他们纷纷从当地回到东京,商讨接下来的行动。就选举形势而言,安倍遇刺身亡不会对结果造成太大影响,因为选民的投票意愿已经固定。不过,鉴于安倍突然离世,可能有选民出于同情,使得选票流向自民党。




分析人士表示,进行修宪是安倍的政治夙愿。早在2015年,安倍就无视各方反对,解禁集体自卫权,使得日本自卫队得以进行海外军事行动。2017年,自民党推出修宪四大目标,其中包括明确自卫队存在,加入紧急事态内容。但在2019年的参议院选举中,修宪势力丢掉多数席位,使得安倍未能完成修宪目标。

岸田文雄上任后,继承了安倍的愿望,积极推动修宪。岸田的外交路线,基本延续安倍的外交方针。但随着安倍遇刺身亡,岸田迎来机会,可以巩固其政权。若岸田能实现执政长期化,就可能改变现有的日本外交路线。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中美关系、自民党内部局势发生变化,那么日本外交也会改变。从这些情况看,安倍遇刺身亡后,其遗产还会延续一段时间。

(节选自网易新闻)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