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

文学青年巫先生,我们的路正长

来源:未知 阅读: 2020-08-15 02:07 我要评论



8月10日,巫宁坤老先生走了一周年,他的生命定格在一年前,他的精神长久流传。他的爽朗的笑声留在人们的心中,他的梦想伴随着我们在路上。




一年前,我们连载了巫先生的《孤琴》一书,现在我们继续连载巫先生的《一滴泪》,更多的读者通过这些连载了解到巫先生的坎坷。他的才华,他的不屈,他的苦难,他坚韧顽强的灵魂,都通过这珍贵的遗作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我们都知道巫先生对自己一生苦难的归纳: “我归来,我受难,我幸存。”他反思:“持久的苦难决不仅是消极的忍受,而是一宗支持生命的馈赠。受难像一根绵延不断的线索,贯串着生活和历史的戏剧。或许恰恰因为受难,在一个人的生命中占有一个无比重要的地位,所以一个丹麦王子的悲剧,或是杜甫荡气回肠的诗篇,才以人生悲剧的壮丽使我们的灵魂升华。”

感谢巫先生升华了他的人生悲剧,给了后人众多的启迪,那是一个何等强大的精神世界?

巫先生喜欢文学,在他人生之路将要走完的时候自然喜欢聊文学,他说,聊文学轻松一些。在遥远的记忆里,他更多的也是做文学青年。   

是的,年仅20岁的巫宁坤,1940年在《中央日报》上发表了散文作品《雨》。在大牌报纸上发表作品对一个文学青年是诺大的激励。可以想象到他拿着第一笔稿费,与沈从文先生等友人在茶馆“撮”一顿的开心,他怀揣莎士比亚文集,以文学青年的胸怀俯视着整个世界。

可惜的是,文学青年只是一个开端,这样一个终日与莎士比亚、艾略特、迪兰·托马斯打交道的读书人,怎么可能看透这历史背后的暗流涌动。他被裹挟在历史洪流中,像一叶小舟随波逐流,无奈但不放弃,与众多中国知识分子一样,为历史受难殉道。也成就他不平凡的一生。




一个内心强大的人,多半是真正有思想的人。伟大的思想者,常常遭受过社会的偏见和不公正。巫先生笔下有许多知识分子,那些没有自由灵魂的人的结局不会圆满,那些凛然正气的知识分子也历尽磨难,在有些人眼里,坚守情操的人可能偏执。然而,正是这些所谓偏执的有思想的人,才是这个社会的清醒者,是现实问题的第一反思者。巫先生的反思和他的作品铸就了他高贵的自由灵魂。

一位好友不久前在看到巫先生《孤琴》时说:“第一次看到这些文字,一下子就被吸引了,所以巫先生是伟大的作家,仅仅前言就可以感受到文字的美好和力量。我今天是对着书把这篇前言原封不动地敲下来的,很久没有看到如此美好打动人心的文字了。” 

春天把我从冬眠中唤醒。绿棚成荫的大树下,丁香、木兰、郁金香和其他各种缤纷斑斓的花草,生命和色彩的花园,还有孤独的幻境。

这更是巫先生的清新小资,喜欢这样的浪漫,文学因此而多彩。




我珍藏着他赠与我的《孤琴》和《一滴泪》,记得他老人家用颤巍巍的手亲笔写下他名字情景,李老师帮他穿上“飞虎队”纪念T恤的场景历历在目。在听李老师读我写的专访时,巫先生的泪长流,自己听说后,也不禁热泪盈眶。那是巫先生随着专访在记忆中漫游,再强大的灵魂在岁月里也有孱弱的时候。



也再次感谢李怡楷老师,是她关注我的时评并有了见面的想法,促成了我对巫先生的采访和以后的几次见面,弥足珍贵。花开花落又一年,祝李老师健康长寿。

巫先生安息在这自由的土地上,是因为“哪里有自由哪里就是自已的祖国”,他放飞自由的灵魂吧。而伴随着我们的,是文学青年之路正长,路上依然或有巫先生的“一滴泪”。也因为巫先生在天上的看护,为着自由的精神,就请我们“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08/13/20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文学自由谈:文学批评本身是一种艺术

    文学自由谈:文学批评本身是一种艺术

    2023-12-18 00:42

  • 补课

    补课

    2021-07-03 04:52

  • 《华府诗友社诗友园地》第24期 相期以茶 翰墨三千卷 毛戎先生米

    《华府诗友社诗友园地》第24期 相期以茶 翰墨三千卷 毛戎先生米

    2020-12-19 01:59

  • 他获诺贝尔文学奖 批鲍勃迪伦获奖是巨大错误

    他获诺贝尔文学奖 批鲍勃迪伦获奖是巨大错误

    2020-11-14 06:23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