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育儿

惊觉“抱怨”,两招修正

来源:未知 阅读: 2020-11-20 07:37 我要评论



前一段,一位朋友委婉地表达,说我“爱抱怨”,吓了我一跳——自以为积极向上,怎么也落入抱怨者的行列?

送儿子上学的路上,我佯装无意聊天,问他,“你觉得妈妈脾气好吗?”我自己当然觉得跟孩子平等相处,像朋友一样。犬子稍作迟疑,顿了顿说,“你不发大脾气,你不是经常火冒三丈那种,但是你比较喜欢complain(抱怨、提意见)。”

看来我这个爱抱怨是坐实了。惊觉之后,不禁扪心自问,我这样懂得感恩的人,每天都在欣赏生活,怎么染上了抱怨的毛病?而且还“爱”上了抱怨?究竟哪些言辞体现出我爱抱怨?用心体会后,终于有所察觉。




比如,早晨起来要倒水喝的时候,拿起水壶是空的,想起来昨天儿子泡茶把水壶的水都用完了。心里马上浮现出一个念头,“这孩子,真不像话,把水倒完了,也不懂得烧。”念头出现的同时,我意识到这就是抱怨。

为什么说这是抱怨?因为这句话与解决这个问题没有任何关系。——这也是我总结出的修正抱怨这个习惯的第一招。当我遇事产生负面想法时,首先判断这个想法与解决事情的关系。一天下来,用这一招去判断,发现绝大多数负面想法都是抱怨。

开车出门,晴天朗日,红绿灯没有那么明显,我会说,“哎呀,还不如阴天出来方便,至少看交通灯容易辨识。”其实阴天呢,我可能更会抱怨,“天气这么阴,视线不好。”

中午想小憩片刻,刚躺下,电话铃响起。一路冲过去,接起来是诈骗电话,还是中文的。心里不免万马奔腾。

先生蒸米饭,电饭锅放得离墙很近,蒸汽升起时正好喷到墙上。我去把电饭锅放远一些,唠叨一句“怎么不懂得往外放一些?”




林林总总这些念头在脑海中此起彼伏,导致的直接结果是不愉快,甚至是冲突。温哥华被称为雨歌华,一年中半年雨。难得的晴天,我还抱怨一句,令阳光蒙尘,为享受晴天打折扣。诈骗电话固然可恨,但是我为了它生气,实在是不值得。先生做饭很辛苦,我还随时“批评指导”,打击他的积极性。万一一言不合,还不是又要惹不必要的麻烦?

当我搞明白这一点,生活中立刻清爽了许多。尽管先前我对自己的生活已经很满意,可是意识到“抱怨”,便发现那些抱怨是混杂在日子中的小沙粒。这些沙粒有时会让我一下子如鲠在喉,不太舒服;虽然总会过去,却也会残留下痕迹。

比如在教育孩子时,尤其是对青春期的孩子,我们提倡,家长尽量不要唠叨,要克制自己。可是真的能忍吗?忍字头上一把刀。相信很多家长都有感受,把对孩子的批评、指责、埋怨忍住不说,那是多么大的考验。更何况,常常,根本忍不住。忍了三十六拜,最后一哆嗦时爆发了。但是如果我们从根源上解决,认识到那些想说的负面的话其实是我们的抱怨,根本就不应该说,是不是就能很轻松地不说?

就像当我意识到,我对儿子喝完水没有烧的批评是一种抱怨,自然而然便不会说出来。电水壶烧水很方便,接上水,摁下开关就可以了。理论上,他应该懂得喝完水就烧水,可是前一晚学习到11点,困得糊里糊涂得去睡觉了,忘记烧水不是什么大事儿,不需要我指出来。谁都会有疏忽的时候。




杜绝抱怨的第二招是随时提醒自己,人无完人。非要指出他人无关紧要的不周,就是在找茬。像我自己,我也不可能每一件事做的都非常合乎规矩,这个东西应该放哪我就放哪,这件事应该怎么处理我就怎么处理,这个不可能。所以对别人也不能有这样的要求。

当我一旦心里浮出抱怨的想法时,我马上会问自己,如果我在那种情形下,我会怎么做?我是不是就不会那样做?比如说我给一个朋友打电话,我正聊得起劲儿呢,他说“坏了,我的锅糊了,我得挂电话了。”不容分说,电话盲音想起,我的半句话生生噎在胸口。如果我是抱怨的心态,可以认为他太慌张,怎么也不容我说完一句话?可是换位思考,如果我的锅糊了,我是不是也会挂电话?

应用这一思路,许多抱怨烟消云散。

孩子放学回家,从车库进来,把鞋脱在侧门口,没有放在门厅的鞋架上。从居家整洁度来说,当然是放在鞋架上好。但是,他第二天还要从车库走,鞋放在那里方便、也不碍事,只是“没有回到鞋架上”。如果是我,也会把要用的东西放在方便的地方。而且,要求一个十几岁的大男孩中规中矩也比较困难。更何况,我其实也不想让儿子太细致、谨小慎微、什么事情都按部就班。

这些道理翻来覆去地想想,那些所谓的事儿就不是事儿了。因此我说,当我把抱怨这个事想明白之后,感觉生活中的小沙子被摘掉了很多,自己的情绪变得更好——只要有这样的沙子,情绪难免会有波澜。

如果我们总认为我们自己是受害者,我们是对的、对方是错的、对方就不应该那么做,我们可能拥有了“道德上的制高点”、可以一味地去埋怨,但是同时,我们也真的会被“千锤百炼”,总会被所谓的错误袭击、会被击倒、会受伤害。

如果我们能经常换一个角度,换一个思维,能站出来看生活、看自己、看待一些小问题,这些事就会迎刃而解

“让自己开心是一种智慧。”

注:本文封面及内文摄影由Michael先生提供,谢谢!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