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育儿

6个子女全是哈佛耶鲁博士!这位妈妈告诉我们3个简单易懂的做法

来源:未知 阅读: 2019-07-05 14:44 我要评论

很多妈妈都说,生孩子容易,难的是养孩子,把孩子养育成才是更加难上加难了。

随着孩子成长,每个阶段都有养育难题充斥眼前。频频刷新认知的“丧偶式育儿”、“渐崩式育儿”、“诈尸式育儿”等更是令人沮丧。

但是,却有这么一个超能妈妈,堪称全球妈妈的典范。她的强大不仅在于生了6个儿女,更是把他们全部都培养成哈佛耶鲁博士,个个精英。

你听说过这位妈妈吗?

她是全惠星,被誉为“韩国首席妈妈”,6个孩子都是哈佛耶鲁博士,美国教育部把他们家作为 “亚裔美国人家庭教育研究对象”。

《纽约时报》是这样评论她的家庭:“这个成功的家庭,可与美国历史上著名的肯尼迪家族相媲美。”

《华尔街日报》把她的孩子们称作“震撼华盛顿特区的第二代韩裔权利精英兄弟”。





01
她家6个孩子的学业情况是这样的:
大女儿庆信,哈佛毕业,麻省理工学院理学博士;
大儿子京柱,耶鲁大学医学院毕业,任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
二儿子东柱,哈佛大学医学博士,麻省理工学院哲学博士;
三儿子洪柱,哈佛大学学业后,留学英国牛津大学,现任耶鲁大学法学院院长;
二女儿庆恩,哈佛大学法学博士,现任耶鲁大学法学院临床法学客席教授;
小儿子定柱,哈佛大学社会系毕业。




人们常常会对全惠星妈妈说“你真厉害,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孩子。”但全惠星妈妈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她认为,人们称赞更多的是孩子们的高学历和工作成就,但孩子们的培养,有更多比学历、知识、成就更重要的东西。

1个孩子出类拔萃也许有偶然,但6个孩子都百花齐放,不难想象这个超级学霸家庭的教育观不乏闪光点,绝对有值得为人父母的我们学习、借鉴和反思的地方。

偶然的机会听说了她,特别感兴趣这个博士家庭的背后故事,特意购买了一本全惠星妈妈著作的书籍了解。

细细看来,除了前瞻、全局、长远的教育观影响一个家庭的教育导向外,对家庭角色的正确定位全惠星妈妈有其执着的要求。
总的来说,全惠星妈妈在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上,认定三个不可或缺的角色定位,而且每个角色的要求定位各有不同。

这三个角色分别是妈妈、爸爸、孩子,相互作用,缺一不可。

02
一、 妈妈:绝对不要为了孩子牺牲自己

虽然说全惠星的6个孩子全是博士,但她个人发展也取得很不错的成就。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全额奖学金留学美国,取得社会学和人类学博士,曾任耶鲁大学教授,并且还成立了专门的文化研究所,致力于中西文化的研究和发展。

成为母亲后的人生应该是完整的,而不是因为孩子被逼中断。

记得曾经刷屏一时的台湾短片《茉莉的一生》中,茉莉的妈妈就是一个为了孩子放弃自己人生的悲剧母亲。

茉莉的妈妈本身留美硕士,但为了茉莉放弃教授一职,全身心投入到茉莉的成长中。她把自己牺牲事业的付出全部压到对孩子的期望上,孩子只要有一丁点表现不合意都受到她咆哮式质问“你对得起我的付出吗”。




最终,茉莉拿到了名校的录取通知书,却跳楼自杀了。真正的凶手不是别人,正是她那放弃了自我的妈妈。

假如茉莉的妈妈没有走着为了孩子牺牲自我的这一步,也许她就不会全身心围绕孩子转,也许就不会把自己的压力转移到孩子身上,最后的悲剧或许能避免。

孩子都喜欢有力量的父母。要想成为最好的引导者,我们首先要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并规划好自己的人生,始终成长,成为孩子的好榜样。

有人可能会误解是不是不能成为全职妈妈?

我想更合适的人生状态应该是:不管作出何种选择,都能让孩子感受到为人父母积极、向上的力量。

有人成为全职妈妈后,把孩子的日常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甚至连早餐午餐都能制作成为艺术品,365天不重样;试问受到妈妈热情感染的孩子会失去对生活的期盼吗?

有人成为全职妈妈后,把每天对孩子的成长观察积累成心得,并撰稿分享给其他宝妈,帮助别人成长;试问这个孩子感受不到妈妈的积极生活状态吗?

当然,如果只是忙碌一日三餐,闲余时间抱紧手机,不求上进,对孩子除了要求还是要求。这样的妈妈最终只会成为离孩子心灵越来越远的油腻中年妇女。

美国黑人作家鲍德温说:孩子永远不会乖乖听大人的话,但他们一定会模仿大人。

只有成为最好的自己,才会拥有更好的家庭和孩子。




二、 爸爸:参与其中,别做大雁爸爸

昨天看到一条读者评论内容是这样的“我们家爸爸最爱的第一是手机,第二是电视,第三是孩子,所以我跟孩子说,咱别争了,有妈妈就行”

有的家庭,爸爸确实工作需要出差不能全方位参与到孩子教育中;但有更多家庭,爸爸是人在心不在,或者是被妈妈从家庭角色中排除出局的。

妈妈再全能,也不可能完美担任两个角色。爸爸角色缺失,孩子更依赖妈妈,这样的孩子会显得“柔弱”。




全惠星的三儿子洪柱曾经说:在我们的人生中,如果说父亲教会我们严格和纪律的话,那么母亲就点燃了我们爱的激情和创造性。

全惠星的四儿子定柱曾经说:如果说父亲是一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起伏分明的小说,母亲就是一篇柔和、包容、优雅又有神韵的散文。

有区别、有角色地去承担教育孩子,孩子能从父母的不同教育形态中吸收到不同的养分。

可能有妈妈因为“丧偶式婚姻”、“丧偶式育儿”“巨婴丈夫”等等早已心灰意冷,干脆为母则刚,既当爹又当妈,美曰其名“宝宝心里苦宝宝不说”。

把爸爸排除出局的作法不恰当,如果爸爸在孩子的教育上角色缺失,妈妈也可以为爸爸和孩子搭起一座桥梁。沟通孩子对爸爸的期待,沟通爸爸对孩子未来的期许,通过一次次深入的交流,拉近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别用事业上的成功,弥补孩子教育上的缺失。

三、孩子:让孩子自我成长

说起中国的家庭教育,常常有个奇怪现象,父母是高高在上的教育者,孩子是势单力薄的受教育者。

父母总喜欢将自己人生中的经验套在孩子的未来上,不惜为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去避免这些问题,以为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更好。

在孩子还小,还没有自己独立意识的时候,这套方式是凑效的。当孩子越来越大的时候,开始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会反驳,会辩解,如果一味地把孩子放在被教育的对立面,最终只会耽搁孩子的心智成长。

在我们家里,姐姐和弟弟玩耍的时候,常常因为游戏规则的临时变更而闹得双方不愉快,我曾因不堪忍受他们的哭闹而一度介入安抚和帮助他们制定规则,最终让他们归于平静,结果发现类似的情况屡禁不止。

后来发现,因为我的急于介入,弟弟失去了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姐姐也失去了调节矛盾的能力。

在孩子的漫长人生中,父母不可能都能为ta扫除所有障碍,只有让孩子慢慢体会自我成长的力量,在前进的道路上自我完善,才能最终展翅高飞。

我始终坚信,父母和孩子间的成长是双向的。

父母既能教育孩子,孩子也能教育父母,孩子自身也能教育自我。




记得杜兰特曾经说过,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

为人父母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反思和成长的空间,愿每一位父母都成为孩子心中的超级英雄。




本文由梅见雪首发原创,原创不易,抄袭必究。请多多转发支持。

作者简介:梅见雪,二宝职场妈妈,家庭教育践行者,坚信父母与孩子的成长是双向的。专注育儿、亲子阅读、个人成长。个人公众号:梅见雪 meijianxue2019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浙江乡村医生6个孩子5个博士,育儿观只有24字

    浙江乡村医生6个孩子5个博士,育儿观只有24字

    2020-02-01 04:37

  • 【诗文欣赏】 26个春天的成语,原来都出自诗词

    【诗文欣赏】 26个春天的成语,原来都出自诗词

    2019-03-16 22:55

  • 三年追踪26个中国小留学生,为何一个个接连辍学?(下)

    三年追踪26个中国小留学生,为何一个个接连辍学?(下)

    2018-11-23 11:53

  • 我们新移民的子女如何跟上美国学校的进度

    我们新移民的子女如何跟上美国学校的进度

    2018-10-21 10:11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