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育儿

AI时代,为何苹果、Google主管竟不让小孩碰电脑?

来源:未知 阅读: 2018-08-03 10:25 我要评论



30位小学生,人手一台平板电脑,看着台上的老师,在自己手上的平板电脑画出简单动画,再投影到讲台上的电视萤幕上。
这是位在东京的公立学校——府中市立府中第三小学,六年级班上的「数位艺术」课。山内祐辅带着全班学生透过教材「Viscuit」,不写程式码,也能在平板电脑上做出自己的视觉设计,再投影到台前,跟全班分享。
 
用平板电脑当教材的,不只是山内祐辅。去年3月,日本小学的「新学习指导要领」中,首次将电脑程式纳入课程内容。2020年,程式教育更成为日本小学教育中的必修课。
 
「给予孩子机会,让他们开始学习电脑程式,是小学的责任,」协助日本小学老师进行程式教育的非营利组织「大家的程式」代表理事利根川裕太对《东洋经济周刊》说。
 
赢在起跑点 vs. 远离科技产品
 
面对AI加速普及,到底该不该让孩子熟悉科技产品,加强程式教育,愈早起步愈好?这个辩论,正在全球科技业和教育圈发酵。
 
许多家长、老师和教育专家认为,除了让孩子从小接触手机、平板电脑等科技产品之外,还要在学校、课外时间学习程式语言。这样才能赢在起跑点、追过科技的推陈出新,为孩子提早开创一片天。
 
相反的,一股「低科技教育」风潮,也正在美国矽谷发光。他们上学禁带手机、平板电脑,也不崇尚考试成绩及数位能力,而是回归自然,让孩子在玩乐中学习。


 
华德福学校强调学生亲自动手、实际体验,不宜过早接触3C产品。(杨焕世摄)
 
早在2011年,苹果创办人贾伯斯(Steve Jobs)就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坦言,「孩子在家里不能自由使用科技产品。」当时,贾伯斯最小的女儿才13岁,根本还没用过苹果推出的iPad。
 
现在,不只贾伯斯,许多Google、苹果、Yahoo等大厂矽谷总部的员工,更竞相把孩子送进私立学校「华德福半岛分校」(Waldorf School of the Peninsula),让儿女暂时远离科技产品。该学校学生在中学之前,连电脑都碰不到。
 
曾经待过微软、英特尔(Intel)的罗兰(Pierre Laurent)和在华德福学校教书的太太莫妮卡,就发现科技产品令人上瘾,而开始限制3个孩子的使用习惯。
 
习惯了没有手机的生活,他们13岁的女儿玛雅(Maia Laurent),今年刚收到第一支手机,却还是喜欢把时间花在烘焙及编织。「我觉得自己做,比看东西、上社交媒体有趣,」玛雅对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说。


 
英国华德福学校学生正在学习编织。
 
去年以《欲罢不能》一书,剖析人们对手机、社交网站上瘾的作者,纽约大学教授奥特(Adam Alter)指出,位在洛思阿图斯(Los Altos)的这间华德福学校,就有75%学生的家长都是科技业的高阶主管。
 
「这些人对外讲述,自己创造出来的产品有多神奇,但同时又有意识地决定,自己的小孩不能放在应用这些科技的学校,」奥特对美国网路媒体《商业内幕》(Business Insider)说。
 
放下手机平板,回归自然体验
 
为什么他们选择把孩子送进华德福?拥有将近百年历史的华德福学校,是德国人施泰纳(Rudolf Steiner)创立,已在全球设立超过1千间分校,在台湾也有愈来愈多据点和师资培训课程。
 
华德福的教育理念,是让孩子亲近自然,透过纸笔、画图、手作等创作与玩乐,在多元艺术与自然体验中,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不靠科技产品、不比考试成绩的教学方式,让华德福成为美国矽谷教育圈的焦点。
 
这套教育理念,也在1996年引进台湾。位在新竹市的华德福实验学校,就是4年前开设的据点。和新竹科学园区比邻而居的校舍,「目前还没有听说家长为了让孩子减少对科技产品的依赖,而把孩子送到学校来,」校长王美珍说。
 
尽管家长的出发点不同,但入学说明会上,王美珍总会建议家长们,从儿童发展的角度,让年纪较小的孩子减少科技产品的使用频率。
 
「我们不是反对3C产品,而是让孩子们延后使用,先和真实事物自然互动,认识他们的样貌,而不是先透过平板来认识。所以我们课堂上的素材都是自然取材,有过真实经验之后,即便用3C产品,也有更深的体会。所以不是反对使用3C产品,而是时间点的问题,到了中学就会有课堂应用,」王美珍说。


 
台湾位于宜兰的华德福学校。(杨焕世摄)
 
在科技公司担任产品设计工作的张圣国,也是为了让孩子在自然中享受学习的乐趣,最后决定举家搬迁到宜兰,让两个孩子在台湾第一波成立、资源最多的宜兰慈心华德福求学,自己则通勤到台北上班。
 
张圣国观察,两个孩子分别就读三年级和五年级,平常在家也不会特别想用3C产品,就像电视打开也不知道想看什么,宁愿去看书。「给他们什么是大人的责任,要保护他们的感官,不是完全挡掉,而是要有选择。有些人比较极端,我是觉得可以折衷,因为孩子都有判断能力。」
 
AI时代,孩子需要什么教育?
 
让孩子回归自然,在感官中学习只是选项之一。更大的挑战是,什么样的教育,才能让孩子做好准备,因应眼前的AI革命。
 
今年,Google执行长皮蔡(Sundar Pichai)才在达沃斯论坛上预言,AI「将比火和电更为重要。」面对人工智慧大浪来袭,孩子究竟该学习更多电脑语言,驾驭未来的世界,还是把程式语言留给电脑,做AI无法取代的创造性工作?
 
擅长未来科技发展预测的《连线》(Wired)杂志创办人凯利(Kevin Kelly)认为,学校教育不应该只反映出媒体和科技的现况,我们仍需要安静思考、阅读和自然互动的时间。
 
「我们重塑教育的目标,不是打造更多工人,而是培育更多思想家。与众不同、挑战时代都会带来好处。教育若太贴近社会现实,就很难有效改善现况,」凯利对《Creativity Post》说。
 
和AI和平共处的解方,也许不是程式教育、自然学习二择一,而是找到正确的配比,让一代代思想家从中而生,才能超越眼前挑战,带领人类社会不断前进。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新时代的教育会是什么样?看日本、芬兰、丹麦的创新教学 

    新时代的教育会是什么样?看日本、芬兰、丹麦的创新教学 

    2019-08-08 18:58

  • 苹果砸2亿改造废弃图书馆,在百年老建筑里看见未来

    苹果砸2亿改造废弃图书馆,在百年老建筑里看见未来

    2019-06-29 17:33

  • 网络时代的计算机行业热潮

    网络时代的计算机行业热潮

    2019-01-19 17:24

  • 三年追踪26个中国小留学生,为何一个个接连辍学?(下)

    三年追踪26个中国小留学生,为何一个个接连辍学?(下)

    2018-11-23 11:53

网友点评